倏忽温风至,因循小暑来。竹喧先觉雨,山暗已闻雷。户牖深青霭,阶庭长绿苔。鹰鹯新习学,蟋蟀莫相催。 ——《小暑六月节》
一阵温热的风,吹来了炽热的盛夏,世间迎来了令人爱恨交织的小暑。唐代诗人元稹的这首诗,写的正是小暑节气的物象。
小暑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,也是夏季的第五个节气,在夏至之后、大暑之前,今年小暑在7月7日。
小暑节气
从气象学角度来讲,太阳运行到黄经105度时,这天即为小暑。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:“六月节……暑,热也,就热之中分为大小,月初为小,月中为大,今则热气犹小也。”
暑,表示炎热的意思,意指天气开始炎热,古人认为小暑期间,还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,故称为小暑。小暑时节还只是小热,等到了大暑节气,也就到了一年中最热的时候。
小暑三候
一候温风至:
小暑时节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,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。
东汉王粲的《大暑赋》中有“熹润土之溽暑,扇温风而至兴”之句,熹是炙、烤的意思。
小暑的这股热风究竟有多厉害,看看宋代诗人陆游的吐槽就明白了。
陆游说:“万瓦鳞鳞若火龙,日车不动汗珠融”。
屋顶的瓦片反射着炙热的阳光,宛如一条条喷火的长龙。人站在室外就算什么都不干还是汗如雨下,然而刚流下的汗水被热风一吹又立马蒸发了。
二候蟋蟀居宇:
《诗经·七月》中描述蟋蟀:“七月在野,八月在宇,九月在户,十月蟋蟀入我床下。” 说的就是这一现象。
文中所说的八月即是夏历的六月,即小暑节气的时候,由于炎热,蟋蟀离开了田野,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。
三候鹰始鸷:
在小暑节气的最后五天,地面温度继续上升,连老鹰也热得受不了了,纷纷盘旋在天空中,毕竟上面的空气要凉快一些。
我们由小暑节气中这三个典型物候可以知道,虽说此时只是“小热”,却也是炎热无比、万物难耐了。
无论是蟋蟀还是老鹰,都是“哪儿凉快哪待着”,人们也想尽各种办法来避暑乘凉。
小暑习俗
“晒伏”
智慧的古人很早便知,在艳阳的持续曝晒下,霉菌逃无可逃,病虫也无处遁形。小暑之后,恰逢最高温的时节,家家户户都会晒书、晒衣服等等,寺庙则会晒经书、法器。
在古代,皇宫也有“晒伏”活动。在这天,各个宫殿里的物品,无论是銮驾、器物,还是文档、书籍,都要被搬出殿堂,在院子里通风晾晒一整天甚至许多天。
伏日祭祀
伏日,古人说:伏是“隐伏避盛暑”的意思,伏日祭祀,远在先秦已见著录。
古书上说,伏日所祭,“其帝炎帝,其神祝融”。炎帝传说是太阳神,祝融则是炎帝玄孙火神。
传说炎帝叫太阳发出足够的光和热,使五谷孕育生长,从此人类不愁衣食。人们感谢他的功德,便在最热的时候纪念他。因此就有了“伏日祭祀”的传说。
簪茉莉
茉莉,性喜烈日,于炎夏盛开。花香浓郁,能祛秽浊之气。江苏和上海等地,夏天的卖花人,常把连蒂的茉莉花用细铁丝扎成花球、花带等,供女子簪戴。
苏州虎丘的花农,把茉莉放在马头篮里,沿街叫卖,称之为戴花,妇女们一般都会购买、簪戴。《晋书》载“都人簪奈花”,奈花,就是现在的茉莉。
乘舫游河
古人即便寻欢作乐也是甚是高雅。小暑的傍晚,夕阳西下,暑热消褪,河边、湖泊的灯舫、画舫就热闹起来了。约上知己好友或带上家人,乘坐灯舫游河,演奏丝竹,品尝香茗,以消酷暑。
中国作为“吃货”大国,无论是什么样的节日、节气,总是离不开各种美食,那么在小暑这天又有哪些“食俗”呢?
小暑食俗
尝新
在民间,小暑过后人们要尝新米,这就是小暑“食新”习俗。小暑时节,农民会把新收获的稻谷碾成米,然后将新米煮成香喷喷的米饭,以供奉五谷大神和祖先,祈求五谷丰登。
这一天,家家户户都要吃新米尝新酒。也有的地方是把新收割的小麦炒熟,然后磨成面粉后用水加糖伴着吃。这种吃法,早在汉代就有,唐宋时期更为普遍。
头伏饺子二伏面
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,伏日人们食欲不振,往往比常日消瘦,俗谓之苦夏,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。山东有的地方吃生黄瓜来治苦夏。 入伏之时,刚好是我国小麦生产区麦收不足一个月的时候,家家麦满仓,所以人们用新磨的面粉包饺子,或者吃顿新白面做的面条,就有了“头伏饺子二伏面,三伏烙饼摊鸡蛋”的说法。
据考证,伏日吃面习俗出现在三国时期。《魏氏春秋》记载:“伏日食汤饼,取巾拭汗,面色皎然”,这里的汤饼就是热汤面。
《荆楚岁时记》中说:“六月伏日食汤饼,名为辟恶。”五月是恶月,六月与五月相近,故也应“辟恶”。伏天还可吃过水面、炒面。
吃暑羊 入伏吃羊肉,称为吃伏羊。这种习俗可上溯到尧舜时期,在民间有“彭城伏羊一碗汤,不用神医开药方”之说法。直到现在,鲁南、苏北地区仍然保持这个习俗。 吃藕 在民间有小暑吃藕的习俗。在清咸丰年间,莲藕就被钦定为御膳贡品。 藕与“偶”同音,所以人们用食藕祝愿婚姻美满。藕与莲花一样,出污泥而不染,因此也被看做是清廉高洁的人格象征。
看了上面这些,可见古人的小暑过得极为有趣,不过,你可不要以为古人们只会吃喝玩乐,他们还留下了很多精彩的诗句呢!